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金隅红树林公司作为平台公司统筹金隅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金隅红树林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隅环保产业“一盘棋”的理念,践行“四个发展”,积极整合系统内外优势资源,围绕融入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在项目运营管理、技术研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致力于“十四五”期间将金隅环保产业打造成“专特精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固体废物综合服务商。
运营管理创新
推进核心业务做优做强
污染土修复业务是金隅红树林核心业务之一。自2005年涉足污染土壤修复以来,金隅红树林先后承担了全国多个污染场地治理工作,已累计治理污染土壤300余万方。
为实现污染土业务可持续发展,公司在项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对标外部环境工程服务公司,重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模拟“公司化”模式进行运行。按照市场及集团水泥布局,组建市场开发四个区域专业团队,即京津冀核心区、东北区、西北区、华北区,每个区域设定专人负责市场开发。为确保项目管理成效,公司通过制定污染土项目专项激励考核办法、引进土壤修复专业人才、强化外部运营联合、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充公司污染土壤修复能力与实力,持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创新赋能
彰显行业独特竞争优势
金隅红树林以集团定位和市场需要为着力点,在水泥窑协同、替代燃料、大宗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细化研究内容,逐步提炼出具有广泛性、延伸性、可持续性的核心技术。
“十四五”时期,构建“以协同处置为主体,循环经济、环保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两翼”的新环保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公司核心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公司将积极整合金隅环保内部资源、发挥产研学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功能,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等途径,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渠道与体系,加强对固废处置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重新确立行业引领优势,增强行业竞争力。
积极融入“水泥+环保”一体化产业格局,持续做好系统内水泥企业的转型升级服务。截止到2020年底,公司已协助金隅系统内水泥企业建成并运行38个固、危废处置项目,并积极做好项目的生产指导、技术支持、客户服务、规范化管理等全方面运营指导,后期将持续推进系统内水泥企业转型升级,以实现最大效用地发挥水泥窑系统处置能力。
激励机制创新
打造高精尖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金隅红树林紧密结合企业经营需求和市场需求开展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在环保领域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市场化选聘、高校引进、自主培养等方式引才、育才,构建以岗位价值、工作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分配体系和符合市场变化的薪酬机制。同时对重点业务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激励考核机制的“双机制”,先后出台了《危废收集业务新签项目考核激励办法》和《污染土修复业务新签项目考核激励办法》,以考核激励体系的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效激发了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与干事创业氛围。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根据岗位职责不同,对公司员工做出分类,搭建了四重职业发展通道,即职能管理发展通道、工程技术发展通道、职业技能发展通道和工程项目发展通道,使员工了解自己在本公司的发展路径,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促进、双提升”。
金隅红树林公司干部职工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 “四个发展”,扎实践行金隅干事文化,围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无废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发展理念、汇聚发展力量,推进博鱼网页版和金隅环保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